凱爾特人隊時常顯露出令人不安的傲慢,堅信憑借布拉德·史蒂文斯打造的遠程火力陣容足以橫掃一切。這支球隊的固執源于主帥喬·馬祖拉對三分哲學的偏執,而球員們也欣然接受了這種戰術理念。然而在東部半決賽首戰中,他們對三分球的癡迷走向了極端。
當尼克斯在第三節落后20分時,綠軍并未意識到危機將至。這支總冠軍級別的球隊重蹈覆轍,在領先后陷入松懈,放任對手在常規時間追平比分,最終加時賽慘遭逆轉。尼克斯的勝利源于下半場的拼搏精神,而凱爾特人則為傲慢付出代價——他們目送對手執行精妙戰術,將球權交給本場最閃耀的關鍵先生布倫森,并見證尼克斯角色球員集體爆發。
105比108的加時失利堪稱恥辱,這不僅因為被逆轉的結局,更因為全美觀眾見證了綠軍沉溺于個人英雄主義的冰冷現實。全隊60次三分出手僅命中15球,當家球星杰森·塔圖姆15投4中的遠投表現尤其刺眼,這位執著證明自己三分穩定性的巨星,在比賽最關鍵時段7投全失(其中5次為三分嘗試)。
馬祖拉賽后檢討戰術布置:"我需要設計更好的戰術,我們必須提升投籃選擇。"然而整個賽季的軌跡表明,即便三分命中率波動(本賽季三分命中率聯盟第十),綠軍仍迷信"以量取勝"的遠程轟炸策略。這種盲目自信在霍福德兩度放棄空位上籃、堅決分球外線的選擇中顯露無遺。
比賽的轉折點出現在末節:布倫森單節轟下11分(含3記三分),而綠軍21投4中、三分15投2中徹底崩盤。當杰倫·布朗受膝傷困擾、波爾津吉斯因病僅出戰13分鐘時,獨木難支的塔圖姆在關鍵時刻集體啞火。更令人擔憂的是,這位全明星前鋒似乎完全喪失突破欲望,甘于在三分線外"賭博式"出手。
"當對手起勢時,我們不能只會投三分,"布朗反思道,"必須沖擊籃筐制造罰球,通過內線進攻帶動外線手感。"數據顯示綠軍第三節20次出手中有19次來自三分線外,這種可預測的進攻模式正中尼克斯下懷。
這場失利為凱爾特人敲響警鐘:當進攻陷入單調的三分依賴癥時,所謂"不可戰勝"的光環將瞬間破碎。全隊除了繼續浪投三分外,未能做出任何有效調整來遏制紐約的反撲勢頭。正如布倫森用行動證明的——只要讓系列賽保持懸念,這位季后賽最冷血殺手就隨時可能終結比賽。
如今綠軍面臨嚴峻考驗:他們需要證明自己并非只會機械執行三分戰術,而是真正具備總冠軍級別的戰術應變能力。正如布朗所言:"找到更好的進攻節奏,保持比今夜更強的比賽掌控力",這將成為系列賽走勢的關鍵轉折點。
(文/芒果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