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嚴益唯報道
在足球比賽中,“球員平均站位”是一項能夠直觀呈現球隊實際戰術陣型的重要數據。它通過統計每位球員在比賽中每次觸球的位置,生成可視化的平均站位圖,揭示球員在場上的真實活動區域。
通過解讀平均站位圖,我們不僅可以辨別一支球隊是在高位壓迫還是穩守反擊,亦或與對手正面對攻,更可以結合其它數據,精準還原球隊的比賽策略與技戰術意圖。
本欄目將通過五篇文章,聚焦于本賽季最有希望爭奪中超冠軍的五支球隊——上海申花、上海海港、成都蓉城、山東泰山與北京國安,深入對比他們的平均站位圖與其他戰術數據,逐一“破譯”中超BIG5的爭冠基因。
本篇為系列第一篇,我們聚焦目前積分榜領頭羊——上海申花隊。
①平均站位圖,看懂“壓著踢”的申花
申花隊在前八輪聯賽中,展現出壓倒性的進攻姿態。除了客場與海港隊上半場對攻之外,其余7.5場比賽中,所有對手都選擇了中、低位密集防守應對申花的強勢壓迫。
而申花則對每一個對手都毫無保留地施加前場高壓,是目前中超唯一真正實現“壓著踢”的球隊。從球員平均站位圖上可清晰看到,申花大多數球員站位集中在中前場,充分展現主動控制比賽的意圖。
中超申花VS海港上半場,海港的平均站位圖
中超申花VS海港上半場,申花的平均站位圖
②從防反到主動進攻:申花戰術的進化
與上賽季(尤其是賽季初期)偏向防反的打法相比,本賽季申花更傾向主動出擊。對手的“擺大巴”反應,其實也正是對申花主動進攻的回應。這一變化,不僅源于戰術意圖的調整,也源于人員結構的優化。
中超申花VS海港下半場,海港的平均站位圖
中超申花VS海港下半場,申花的平均站位圖
③傳中效率飆升:一場針對密集防守的進攻革命
上賽季申花主場面對保級球隊青島海牛隊時,對手果斷在后場“擺大巴”,申花直到88分鐘才取得進球,險些被對手逼平。賽后,主教練斯盧茨基承認,申花面對密集防守需要尋找第二套進攻方案,他說:“面對對方的密集防守,我們……會選擇更多邊路傳中加上我們兩位中鋒的身高優勢,這樣的打法可能會更加合適……”
“司機”公開發表了此番急需提高球隊邊路傳中的想法之后僅僅過了一個月,邊路傳中的好手陳晉一就加盟了申花。申花隊的球探系統顯然與“司機”的戰術要求配合默契。申花隊的戰術升級正在不經意間加快進行。
本賽季,申花場均成功傳中高達9.1次,遠高于排名第二的泰山隊(7.0次),而上賽季申花的這一數據僅為6.6次。這一躍升,正是破解密集防守的關鍵。
其中,主力左后衛陳晉一的表現尤為亮眼。他前八輪場均貢獻3.2次準確傳中,貢獻了全隊超過三分之一的場均準確傳中。對比來看,上賽季主力左后衛楊澤翔盡管表現很好、甚至入選國家隊,但場均僅0.6次成功傳中,面對密集防守時明顯乏力。
可以說,陳晉一的加盟,是申花戰術升級的關鍵一步,也體現出教練團隊和球探系統在戰術意圖與引援方向上的精準協同。
④防線承壓,但勝率不減:申花的“以攻代守”邏輯
主動進攻的代價是防線壓力加劇。前八輪聯賽中,申花僅完成1場零封,累計失球10個,而上賽季申花隊僅丟20球。
但與此同時,憑借高效率的傳中與中鋒支點的壓制力,申花仍維持高勝率。即使幾乎每場都丟球,但總能有驚無險地通過進攻解決戰斗。如今的申花,已經呈現出一點“去年的海港味”:不再以防守起家,而是靠持續火力贏得勝利。
⑤"矛盾大戰"將至:申花進攻對陣蓉城鐵防
當然,申花的進攻效率是否足以支撐他們走到最后,還需接受泰山、蓉城等強敵的檢驗。特別是防守端在中超一枝獨秀的蓉城隊,將成為申花攻勢足球的真正試金石。
頂級強強對話即將上演,積分榜第一的申花與防守最佳的蓉城正面對決,將是“以攻代守”與“堅固鐵桶”的頂級碰撞,也是我們解鎖中超BIG5爭冠基因的下一塊拼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