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者謝銳北海報道 王星昊九段加冕首屆“北海新繹杯”后,成為在位的棋界最年輕世界冠軍。此前,棋界最年輕的世界冠軍是生于2000年的申真谞九段和丁浩九段,比他們年輕4歲的王星昊加入世冠行列后,將世冠年齡又推后了4歲。
這也是棋界第135個世冠,分別是中國51個、韓國71個、日本12個,中國臺灣1個。中韓之間的世冠數量差距為20個,依照目前中國棋手追趕的速度,還需多少年追上?答案卻并不樂觀。核心原因是,中國數代棋手都得為“至暗十年”而努力付出。
世界圍棋大賽始于1988年,從1988年至1995年七年間,世界大賽寥落,只產生14冠。日本當時還保持圍棋強國實力,獲得其中5冠,集中于富士通杯;韓國已有后來居上之勢,共獲7冠,實現當時三大賽(應氏杯、富士通杯、東洋證券杯)大滿貫;中國僅獲2冠,排名墊底。
這個時候的三國圍棋差距尚不明顯,但在1996年至2005年這十年間,韓國一枝獨秀,將中日遠遠甩在身后,中國棋手的世冠“欠債”源自于此,堪稱“至暗十年”。這十年間,世界大賽共產生41個冠軍,韓國、日本、中國的冠軍數分別是33、6、2冠。中韓兩國的冠軍數對比過于懸殊,相差31冠之巨。
回頭看,中國棋界如何熬過這至暗十年令人不勝心酸。1996年至2004年這八年多時間里,中國棋手僅有俞斌九段于2000年奪得LG杯這一冠,憑此星星之火,照亮八年灰暗。而韓國棋手在1999年、2001年、2003年這三個年份里均有5個世冠進賬。
以2005年常昊九段奪得第5屆應氏杯冠軍為標志,中國棋手開始了觸底反擊的歷程。古力九段的強勢崛起,改變了中韓棋界的實力對比,從2006年至2012年這六年間,世界大賽決出31冠,中韓各獲15個平分秋色,另一個世冠為中國臺灣棋手周俊勛九段所獲。
之所以將截止時間定格為2012年,是因為這一年,掀起韓流風暴的“四大天王”中最小的李世石九段奪得三星杯冠軍后,從此再無黃袍加身。隨著他個人的時代終結,“四大天王”肆虐的時代亦畫上句號。
2013年,樸廷桓九段接過韓國圍棋權杖,也是中國棋手全面超越的元年。這一年,中國棋手包攬當年六個世冠,風光無二;從2013年至2019年六年間,棋界決出29世冠,中國24個,韓國5個,中國棋手優勢突出,徹底實現超車。
2020年是個特殊年份,一是世界大賽公開預選取消,本賽亦轉到網上進行;二是韓國00后申真谞冉冉升起,接替樸廷桓成為韓國新的領軍者。2020年至2025年五年間共產生20個世冠,中國8個,韓國11個,日本1個,申真谞一人獨攬8冠,幾乎以一己之力扛起韓國棋界大旗。
王星昊此次奪冠,首先在年齡上為申真谞敲響警鐘;其次,在王星昊之后,還有一大波新生代蜂擁而至。許一笛、葉長欣、鄭載想、邱禹然、傅健恒……他們缺的只是一個突破點,王星昊正好給了他們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