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王勤伯
國際米蘭2比0擊敗拉齊奧晉級意大利杯半決賽。比賽第40分鐘,奧地利前鋒阿瑙托維奇在距離球門25米處凌空抽射破門,這一進球至關重要,不僅幫助國際米蘭取得領先,還扭轉了場面上的被動局勢。而這個進球展現的不僅是阿瑙托維奇的經驗和腳法,也體現了主教練小因扎吉出色的戰術準備能力。
任何一名教練想要在意甲賽場持續取得成績,除了打造球隊的能力,還必須具備極強的微調能力和臨場應變能力。前者主要是為了防止賽季進行過程中球隊的技戰術體系被對手摸透,后者則關乎如何應對傷病等突發情況。
小因扎吉在賽后透露,阿瑙托維奇的這個進球是在比賽當天上午的陣型合練中練習過的。國際米蘭主帥觀察細致,他發現如果拉齊奧派出高個子球員盯防定位球,他們可能會集中在禁區內盯人,而皮球有可能被解圍到外圍。小因扎吉沒有明說的是,如果拉齊奧采取這種盯防策略,禁區前沿的保護可能會出現漏洞。
具體到這個進球,阿瑙托維奇的站位是經過精心設計的。身高1.92米、經常被比作伊布拉希莫維奇的他,在己方角球進攻時并沒有進入禁區爭頂,而是埋伏在前點解圍球最可能落下的區域,這本身就不同尋常。而拉齊奧在國際米蘭球員的壓力下,在前點安排了多名球員保護,角球開出后,拉齊奧球員習慣性地向外解圍,正好落在阿瑙托維奇腳下……
這種對細節的研究和戰術設計,說明現代足球的技戰術比拼已經精細化到極致,只有通過這樣的方式,才能制造出決定勝負的差異。在整體實力相當、傷兵滿營的情況下,國際米蘭并未展現出對拉齊奧的壓倒性優勢,反而是拉齊奧在開場后表現更加積極。尤其是國際米蘭的兩名替補中場阿斯拉尼和弗拉泰西能力一般,塔雷米與阿瑙托維奇的鋒線組合也很少使用,導致國際米蘭缺乏創造力和殺傷力。這種比賽很容易陷入沉悶,而對于志在晉級的國際米蘭而言,這是一個巨大風險。
小因扎吉盡管將勞塔羅列入替補席,但球隊的領先讓阿根廷前鋒得以獲得更多休息時間,無需替補登場,全力備戰周末與那不勒斯的意甲關鍵戰。
反觀拉齊奧,巴羅尼在賽季初曾廣受好評。這位61歲的佛羅倫薩籍教練經歷了意大利幾乎整個足球體系(從業余聯賽到意甲),本賽季終于首次執教強隊,他的進攻足球風格獨樹一幟,并成功激活了佩德羅等老將。然而,拉齊奧傷病增多,狀態下滑,排名掉出前四,最近6場比賽僅勝2場,對手還是實力較弱的卡利亞里和蒙扎,上周末甚至戰平威尼斯。
巴羅尼缺少的,恰恰是前文提到的微調和應變能力。他在賽季初展現了出色的技戰術理念和建隊能力,但在對手逐漸熟悉拉齊奧打法后,他未能有效調整和創新。同時,面對同樣的傷病問題,巴羅尼無法像小因扎吉那樣,從替補球員身上挖掘出制勝戰術。拉齊奧踢得很主動,對國際米蘭的中場也進行了成功限制,前鋒伊薩克森多次沖擊國際米蘭禁區,但這些攻勢仍在國際米蘭的可承受范圍內,未能制造真正的威脅。
小因扎吉對阿瑙托維奇這一進球的精心布局,才是決定比賽走勢的關鍵。這種“知己知彼”的戰術安排,成為國際米蘭取勝的殺手锏。而35歲的阿瑙托維奇遇到這樣一位懂得利用他的教練,也可謂幸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