體壇周報全媒體特約記者 王全立
隨著2024年世界舉重錦標賽在巴林麥納林落幕,本賽季舉重一系列國際賽事畫上句號。2024年,世界杯、奧運會和世錦賽先后獻演,三大賽事集中在同一年舉行,這是國際舉重史首例,三項大賽舉重國手贏得包括5枚奧運金牌在內的30枚金牌,10次打破8項世界紀錄,續寫中國大力士輝煌。同時應該看到,中國舉重的優勢正在縮小。
巴黎奧運再創佳績
今夏舉行的巴黎奧運會,中國選手在6個參賽級別獲得5枚金牌,連續7屆奧運會位居舉重項目金牌榜之首。本屆奧運會,舉重項目各代表隊參賽上限從上屆的男女各4項、各4人,分別下調到各3項、各3人,此背景下6名舉重奧運國手一舉奪得5枚金牌,再次彰顯中國舉重風采。
李發彬、劉煥華分別奪得男子61、102公斤級金牌,侯志慧、羅詩芳、李雯雯分別摘取女子49、59公斤級和81公斤以上級金牌。5人中,李發彬、侯志慧、李雯雯均成功衛冕。劉煥華是首位奪得男子大級別奧運冠軍的中國選手。同樣首次參加奧運會的羅詩芳比賽中把把成功,并打破3項奧運會紀錄。前兩屆奧運會,名將石智勇均奪得金牌,巴黎奧運大戰他在抓舉比賽先拔頭籌,挺舉比賽他因舊傷復發導致三次試舉失利,最終未能登上領獎臺。結果令人惋惜,但石智勇勇于挑戰自我的精神讓人動容,他的表現很好地詮釋了奧林匹克名言——重要的是參與,而不是獲勝。
劉煥華問鼎男子大級別賽場,成為中國舉重隊在巴黎奧運賽場的最大亮點。長期以來,受人種差異、訓練手段等因素的影響,男子大級別成為中國舉重的一條瘸腿,此前從未在奧運會獲得獎牌。進入巴黎奧運周期,受參賽級別、參賽人數削減的影響,中國男舉決策層決定向大級別滲透,這本是一個迫不得已的選擇,因為運動員和教練員的共同努力在不長時間內受到奇效。劉煥華刻苦訓練和擅長挺舉兩個特點,以及教練員一流訓練手段,助力他在兩年內成長為男子102公斤級的頂尖高手,去年世錦賽兩奪金牌,今年世界杯打破挺舉、總成績世界紀錄,出色表現為劉煥華沖擊奧運金牌鋪平了道路。劉煥華的成功,對中國男子舉重界無疑是莫大的鼓舞,有利于今后挖掘培養出更多的大級別世界頂尖運動員,為中國舉重創造更多的立足之地 。
遇到強有力沖擊
成績面前應該看到,中國舉重正遇到多年來少有的挑戰,尤其是女子領域遇到史上前所未有的沖擊。
巴黎奧運期間,中國舉重隊3名參賽女將無一例外地奪得金牌。事實上,完美的戰績并不代表中國女舉在世界賽場擁有絕對優勢,去年9月以來朝鮮女將在杭州亞運會、卡塔爾大獎賽和今年的亞錦賽、世界杯屢屢向中國女舉發起強有力沖擊,去年亞運會前中朝兩隊擁有的世界紀錄數分別是16項、2項,今年世錦賽結束時已是11比14,朝鮮女舉已占上風,中國女舉退居世界紀錄榜次席,此現象是歷史第一回。
即便朝鮮女舉缺席巴黎奧運會,中國女舉選擇3個參賽級別時仍然談不上從容,71公斤級美國運動員里弗斯等人的崛起,讓中國女舉最終將49、59公斤級和81公斤以上級作為參賽級別。試想,如果朝鮮選手獲得巴黎奧運會,中國女舉在49公斤級已落于下風,59公斤級只能說和主要對手半斤對八兩,中國女舉有可能無法贏得3金。
過去10年稱得上中國男舉史上第一王朝,國手在奧運會、世錦賽屢屢奪金牌、破紀錄。2024年,前兩個賽季逐漸崛起的新秀劉煥華實現新突破,他在世界杯打破挺舉、總成績兩項世界紀錄,在奧運賽場填補中國男子大級別的奧運金牌空白。不過,過去10年中國男舉占盡優勢的多個中小級別,本賽季遇到對手的強有力沖擊,美國選手莫里斯、印尼雙子星朱尼安西亞和阿卜杜拉分別在61公斤級、73公斤級打破世界紀錄,其中朱尼安西亞問鼎賽場;男子89公斤級,保加利亞選手納薩爾、哥倫比亞選手洛佩茲在世界杯、奧運會、世錦賽屢屢打破世界紀錄,出色表現讓中國男舉在這些級別相形見絀,中國男舉需要更多的新秀脫穎而出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