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者謝銳衢州報道 隨著衢州·爛柯杯八強戰衛冕冠軍李軒豪九段不敵范胤八段,爛柯杯無衛冕的歷史還將續寫下去。18年來,還從沒有一位棋手連續兩屆奪冠,就連兩次加冕的棋手都沒有,這在傳統棋戰中極為罕見。
上屆決賽在李軒豪九段和范廷鈺九段之間展開,李軒豪此前甚至連四強都未曾進過,范廷鈺曾獲2014年第五屆衢州爛柯杯冠軍,其時等級分排名也超過李軒豪,但最終奪冠的卻是李軒豪。爛柯杯無衛冕魔咒再次驗證。
前九屆冠軍依次為:俞斌、古力、謝赫、孟泰齡、范廷鈺、羋昱廷、檀嘯、許嘉陽、李軒豪, 無一重復,本屆決賽又在兩位“新人”之間展開。何以至此,爛柯杯青睞“新人”固然是其傳統,但其創辦之初就定下的單淘汰賽制則是核心根源。首屆比賽為邀請賽制,包括陳祖德、聶衛平、常昊在內的8名棋手參賽,最終浙江籍俞斌九段在決賽中戰勝其時如日中天的古力九段,在家門口奪冠。
從第二屆開始,衢州·爛柯杯分為預選、本賽兩個階段,本賽32人參加,實行單淘汰制,五輪比賽決出冠軍。因其冠亞軍獎金分別高達50萬、15萬元,這種決賽一盤制的比賽含金量極高。從首輪至決賽一路連勝只需五盤對局,平均每盤贏棋價值10萬元,較之于番棋挑戰賽制,衢州爛柯杯賽程短、獎金高,性價比超高。
十屆決賽,屆屆“新冠”,倘若是挑戰賽制,絕不至于。從日本七大新聞棋戰延續下來的挑戰賽制對衛冕者絕對有利,只需等著挑戰者歷經千辛萬苦產生,而后以逸待勞一決高下。這種賽制實為連霸溫床,像曹薰鉉霸王16連霸,馬曉春名人13連霸,趙治勛本因坊10連霸,并非因為他們無比強大,而是挑戰賽制過于有利于衛冕者的加持。
一如上世紀八十年代,藤澤秀行九段每年只需在棋圣戰七番棋決戰中贏四盤棋,即可守住棋圣位和第一人寶座,確保有1億日元以上的年收入,哪怕在其他棋戰中表現極其不堪,亦絲毫影響不到他的第一人地位和收入。
單淘汰制則將奪冠的變數無限放大,懸念增生。在高手林立的當代,連過五輪的難度系數有多高,令挑戰賽制遠不及。衢州·爛柯杯從創辦起即實行單淘汰制,而且是兩年一屆,讓一個棋手在兩年乃至四年時間里都保持最好競技狀態,連續兩次奪冠10輪連勝實在太難。
若在一個賽季,比如圍甲聯賽,金禹丞就在2023年創下13連勝紀錄,加上2024圍甲前四輪連勝,至今跨賽季17連勝,時間跨度其實僅為6個月而已。如果將比賽時間跨度延長至兩年甚至四年,還能否保持連勝,實為疑問。
曾有兩位棋手連續兩屆打入決賽,充分印證了他們時為“第一人”的實力。2006年-2008年,古力連續兩屆比賽打入決賽,一冠一亞;2016年-2018年,柯潔亦連續兩次進決賽,但先后受挫于羋昱廷和檀嘯,兩度亞軍。還是那句話,連續四年兩屆奪冠的話,在今日棋壇就是當之無愧的常青樹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