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者謝銳同里報道 在同里古鎮舉辦的天元戰決戰每天都有不同的活動安排,每次出發前,新民晚報社張建東都會坐在大堂門口,招呼大家上車。他帶有典型的上海男人特征,溫潤如玉,低調樸實,不多言不多語,但在大家需要的時候準時出現。
天元戰創下了國內棋戰兩大紀錄:舉辦時間最長,從1987年到2023年從未間斷;其二是2000年與同里古鎮結緣以來,23年雙方合作穩定,其間還舉辦了中韓天元對抗賽、天元戰30周年紀念賽等等。如果還要加一項獨一無二紀錄的話,那就是疫情三年,天元戰亦年年舉辦,不曾停辦過。
一項棋戰,能堅持37年不動搖,一如蘇東坡所寫:“三十三年,今誰存者?算只君與長江。凜然蒼檜,霜干苦難雙。”而蘇東坡筆下的王長官不過33年,天元戰已歷經37個春秋,還會更長。
人生際遇,始于顏值,敬于才華,合于性格,久于善良,終于人品。一項棋戰何嘗不是如此,簽約之初,舉辦之始,互相成就,皆大歡喜,但贊助經費的充足與否,冠名價值的實現與否,各方利益的平衡與否,都是一盤盤難下的棋局,如果沒有如一的初心、不變的恒心、持久的耐心,哪怕棋力再高,亦斷無37年不間斷、不動搖的可能。
對比名人戰,即便有人民日報主辦的依托,卻在35年間更換了22個冠名贊助,天元戰23年冠名同里不曾改變,其間凝聚了多少人的努力,付出了多少心血,皆一言難盡,但沒有新民晚報和張建東的話,天元戰與同里之緣肯定延續不到今天。
時來天地皆同力,運氣英雄不自由。新民晚報與張建東擁有相同的滬上風格,平實、淡然、睿智,很有分寸感,待人行事疏朗有致,淡雅高潔。一如全盛期的棋圣聶衛平的棋局,每手棋并未刻意地用力,但落子處卻必定是形之要害,舉手投足間已將對手的力道輕松化解,而對手卻時刻承受著排山倒海般的巨浪壓力。也正因為此,在新民晚報和張建東他們的運力之下,天元戰與同里古鎮從相遇到相識,再到相知、相成,其間也不乏有過驚濤駭浪,但最終呈現出來的卻是細雨微瀾,一派江南風光。
風起于青萍之末,浪成于微瀾之間。新民晚報多年來沿襲著對圍棋大塊版面報道的傳統,資訊不發達的年代,新民晚報是各大圍棋賽事報道的第一源頭,有此傳統鋪墊,這才有了天元戰,而后又有了同里之緣。行至水窮處,坐看云起時,新民晚報、同里古鎮與天元戰,多年合力之下,成就了這樁賽事佳話。而且,以江浙的富庶務實、文化淵源,天元戰辦成中國棋界唯一的百年老店希望在前。
2020年,張建東從新民晚報退休,從中國圍棋協會主席林建超手中接過“中國圍棋天元賽特別貢獻獎”的榮譽匾牌,其實,何止天元戰,新民晚報和張建東40多年來為中國圍棋貢獻良多,風格一直未變,和風細雨,潤物無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