體壇周報全媒體特約記者 肖鍵
本年度世界男子冰球錦標賽頂級組賽事于5月30日戰罷,北京冬奧會冠軍得主芬蘭隊絕殺加拿大隊獲得金牌;而在此前的比賽中,中國男冰和中國女冰分別征戰乙級A組和甲級B組,都以全勝的成績順利升級——北京冬奧會閉幕百天出頭,而中國的冰雪熱仍有升溫的趨勢,伴隨著中國男女冰球隊升組成功,中國冰球的未來依舊牽動著諸多冰球迷的心?;诖耍緢笱埖絿H冰球聯合會中文編輯李龍謀、抖音體育負責人夷博瑋、央視冰球解說嘉賓柳亞鵬和北京冬奧會國家體育館志愿者王昕洋,來分享不同視角下的中國冰球。
Q1,北京冬奧會上印象最深刻的瞬間是什么?
李龍謀:我是對中日女冰之戰印象最深刻,尤其是周嘉鷹在點球大戰時的發揮。
夷博瑋:作為曾經的強隊,中國女冰時隔12年重回奧運舞臺;周嘉鷹在球場上體現出的堅韌和頑強,炯炯有神的目光下那種視死如歸的氣魄——這一切都讓人印象深刻。
柳亞鵬:女冰迎戰日本之前,我在網絡平臺負責解說,搭檔宋世雄老師、英達導演和國青女冰門將英聞笛。賽前的化妝間里,所有人都滿懷期待地擔心著,也滿懷擔心地期待著。實力來看,我們落后于日本,哪怕是最熟悉中國冰球的專家也很難有信心說出中國女冰一定能贏,只有15歲的聞笛堅持認為中國隊能贏。結果女冰姑娘們點球戰勝日本隊,聞笛抬頭對她父親英達導演說:“我說了能贏吧!”那一刻,我忽然間覺得無論是場上的隊員,還是解說席上的聞笛,還有屏幕前的無數年輕人,他們比任何時候都能拿得出勇氣和自信來面對世界。
王昕洋:應該是女冰小組賽中國隊戰勝日本隊的那一刻。比賽過程緊張刺激,中國女冰所展現出的拼搏向上的精神面貌,迅速地感染了屏幕前的觀眾。當時一起觀看比賽的志愿者們,對女冰隊員的表現都給出了超高的評價。
Q2,給中國男女冰球隊的冬奧表現分別打多少分?
李龍謀:男冰50分,女冰60分??傮w上講中國隊與世界強隊差距明顯,冬奧會成績低于預期,應該比這個更好。女隊沒有進入前八,男隊沒有上屆東道主韓國隊的成績好。
夷博瑋:男隊60分,歸化球員的加入讓中國隊的比賽更具觀賞性,場面火星四濺,但跟世界一流強隊的差距同樣肉眼可見;但路還很長,但能夠代表中國站在奧運舞臺上,也是一種勝利。女隊80分,畢竟我們的冰球文化和土壤相對貧瘠,女子冰球的發展本來就舉步維艱,依靠的還是體制優勢,結果北京冬奧會中國女冰不僅從低谷爬了起來,還戰勝了世界前八,更值得尊敬。
柳亞鵬:都值100分。雖然從完成預定目標的角度看,女冰非常遺憾未能進入八強,但男女冰都為我們帶來了至少兩場精彩的比賽。女冰絕殺丹麥和點殺日本、男冰對陣德國和淘汰賽階段對陣加拿大的第一節都足夠精彩。還有一個原因,就是冬奧舞臺,兩支隊伍完成了他們最重要的任務,那就是讓更多中國人認識冰球。冬奧之后,我身邊許多從來不看冰球的人開始關注這項運動,這才是我們在家門口舉辦冬奧會的意義。
王昕洋:從我在國家體育館的志愿服務經歷來看,男冰的小伙子們在賽場上很拼,那只要敢打敢拼,成績什么的是次要的;女冰比賽我沒有在現場,但每場比賽都在關注,兩個字形容:很棒??偟脕碇v,中國男女冰球此次冬奧之旅,較歷史表現來看都是有進步的,而一切成功都少不了前期的失敗和進步,我給他們都打100分。
Q3,中國冰球和世界強隊的差距主要在哪些方面?
李龍謀:差距體現在管理、教練員的選拔、球員的選拔以及臨場指揮上,球員的個人能力都不錯,但無法捏合成整體??梢哉f自90年代初期開始,中國冰球的差距和世界強隊的差距一直在拉大,即使有了眾多華裔球員的加入,但是管理、對球隊文化的建設、意識上距離仍然很大,這導致了中國隊在重大比賽的備戰中缺乏戰略,缺乏細節,缺乏球員個體和整體的進步。
夷博瑋:差距是全方位的,這項運動的精英化特征體現得尤為明顯。一個冰球運動員的培養花費巨大,這不僅是體育層面的差距,綜合國力、科技、收入水平、全民的受教育程度等等,都是影響冰球運動在中國發展的核心元素。
柳亞鵬:歷史和延續性。不算當時租界里的西方人,本土中國人打冰球大概肇始于20世紀二三十年代;直到在1981年中國男冰重返B組,冰球才真正意義上成為國內民眾關注的項目,但也在90年代逐漸淡出大眾視野,最終成為不折不扣的冷門運動。在冬奧會上,即便加上以華裔為主的歸化球員,我們的實力依然難以躋身世界強隊之列。這支中國冰球隊還缺少贏球的底氣和歷史,這種贏球文化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在球隊中建立。只有擁有了這種贏球文化,才會有更多的年輕人進入這個行列,相關的從業人員雪球才能越滾越大,冰球才能吸引更多的人、財、物來到這個產業中。
王昕洋:在我看來,咱們在體能、對抗能力、團隊協作、后備球員培養、冰球普及度等方面,與冰球強國的差距都不小。
Q4,歸化運動員表現出色,怎么看待部分國外媒體對他們的抹黑?
李龍謀:外媒抹黑的政治性意味更為突出,事實上歸化在冰球項目中非常普遍。哈薩克斯坦都有12名歸化球員參加了最近兩次世錦賽,拉脫維亞也有。在世界冰球第三級別和第四級別歸化都非常普遍,主要是想能打進世錦賽頂級組,獲取更多的曝光,從而引導國家冰球走向產業化和商業化。
夷博瑋:這個就是典型的西方霸權思維,“只許州官放火,不許百姓點燈”。作為一個開放,包容的新世界,此消彼長的不斷融合一定是趨勢。吸收先進的理念、優秀的人才,從而助推各項事業的進步和產業的升級,全世界不都這樣干嗎?為什么輪到中國就被說三道四?
柳亞鵬:由于國家間冰球發展不均情況嚴重,所以冰球項目的國際歸化政策比其他項目更為寬松,很多國家隊的冰球人才流動頻繁,有大量的歸化球員在出生地或者出生國籍以外的國家隊效力,包括我們的近鄰哈薩克斯坦,韓國,日本,歷史上或者現在都有歸化球員的記錄。至于國外媒體的抹黑,我們需要用更長的時間來回應,這種回應應該體現在對于冰球發展的決心和行動中,體現在冰球人口不斷增加、冰球產業欣欣向榮、國家隊水平持續進步中。
王昕洋:本屆冬奧會中國男子冰球隊共計15名歸化球員,其中很多人都擁有華裔血統,我認為無可非議。
Q5:對中國冰球的未來有怎樣的期待?
李龍謀:展望就是專業的大學和高中聯賽早日進行。只有這樣才能夠繼續發展,繼續未來。未來的發展誤區:一是不進行職業聯賽,這樣的后果會導致人少錢少國家隊成績不穩定;二是不參加亞洲冰球聯賽,等于是走回頭路。因為聯賽管理水準太差,對中國隊隊員成長不利。適合的模式有兩點:首先昆侖鴻星的模式可能要持續數年;其次是重視中國籍海外球員的使用和選拔,華裔球員的選拔要開始往03-05年齡段去了。
夷博瑋:越來越好吧,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進步,一線城市會涌現越來越多接受過良好教育、具有超強消費能力的家庭,愿意投入更多的金錢在孩子的體育培訓上。在和平年代,競技體育保證了人生猛的意志力和競爭意識,特別是男孩兒,從小就應該在激勵的對抗中接受身體的教育,在不斷的挫折中體會協作的真諦。體育,是一場勇猛但不粗魯,文明卻不柔弱的游戲。
柳亞鵬:冬奧的溫度應該設法持續,希望教育系統能夠在冰球項目上跟體育結合得更緊密。全國范圍內,越來越多的中小學可以有相關冰球隊的建設;讓冰球從學校出發,向南方家庭和普通甚至貧困家庭的孩子敞開大門,幫助有天賦的孩子順利走上冰球道路;有更多的高??梢該碛斜蛱亻L生入學名額,解決目前冰球少年們進入初中以后面臨放棄還是出國的兩難選擇;以高校球員為基礎的大學生聯賽能夠健康開展,讓本土大學生球員有更多比賽可以磨練;職業聯賽的開展,包括國家俱樂部在高水平聯賽的立足,以及體校體系球員和大學生體系球員的融合。
王昕洋:希望全民參與冰雪運動的觀念能夠延續下去,提高冰球運動的普及度,讓更多南方城市的孩子們參與進來。只要形成適配我們冰球發展的體系,穩扎穩打,終有一日中國冰球也可以在國際賽事上斬獲獎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