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張奔斗
去年底機會難得,去深圳跟訪了王薔一天的冬訓,體壇+當時也推出了專題報道。
年初首戰賽事WTA深圳站,王薔連贏了兩場球,就看到微博上有不少球迷說,“哎呦,果然有冬訓就是不一樣??!” 我當時心里不禁默默吐槽:哎呦,說得好像別的球員不冬訓一樣。
然后王薔又連輸了兩場,先是深圳站8強賽輸給了亞歷山大洛娃,轉戰阿德萊德,首輪不幸抽中科貝爾結果被橫掃。又見有球迷說了:“哎呦,這冬訓也沒啥效果??!” 我當時暗想:說這話的莫不是和前幾天說冬訓效果好的是同一批人吧?總是這樣……
其實,能夠在職業網球圈立足的球員,休賽期冬訓是標配,努力訓練也只是標配。只能拼誰練得更狠更苦,練得更合理科學。
上個月在深圳采訪王薔冬訓時,我記得她的法國外教托馬斯的冬訓記事本封面寫了三個關鍵詞:WORK, DISCIPLINE, PATIENCE。努力工作,嚴格自律,保有耐心。
耐心這個關鍵詞寫得太好了。球迷應該給我們的球員以一定的耐心。很多改變,不是一個冬訓就可以徹底見效的;而打敗了小威,遠非意味著遇到其他對手都可以安然過關。托馬斯對王薔,有一個兩年的打造計劃,目標直指大滿貫桂冠。
不禁想到李娜曾經很多次說到過的一句話:“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路,請大家再給我們自己的球員多一點時間吧!”在李娜退役后的頭一兩年,幾乎每次面對媒體,她都會被問到中國女網后繼乏人的問題;而每一次,她幾乎都是這么回答。
真的,時間自然有它的魔力,耐心也同樣有其獨特的價值。想想曾經在世界100位排名上下晃悠了好幾年的王薔,再看看現在能夠打敗小威的她。再想想曾經大滿貫首輪14連敗的張帥,再看看現在大賽氣質特好的大滿貫girl,連續三項大滿貫賽事都至少打到第3輪——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路,有時候,我們只需要一些時間和耐心;李娜說得沒錯,真的是這樣。
其實,不只是王薔和張帥,再想想鄭賽賽、朱琳、徐一璠、段瑩瑩等更多的中國球員,她們都在職業生涯中不斷用勤奮和努力擠壓體內的所有天賦,都取得了各自的成績和突破。所以,無論輸贏,我們都應該相信,她們全力爭勝的初心,她們不斷突破自我的決心,她們為國爭光的愛國之心,是不變的。
相關鏈接: